一辆车如何通过 “塑料革命”提升 10%续航? 答案藏在聚氨酯蜂窝结构中微孔密度仅为水 1/5,强度却逼近铝合金!国内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已规模化应用
。
减重40%的秘诀:将超临界 COz注入熔融聚氨酯,形成百万级微孔(密度0.2g/cm3) ,用于座椅骨架、仪表台支撑件,强度不变重量锐减。
实测案例:比亚迪海豹门板采用此工艺,减重 35%且通过碰撞测试。
玻纤+聚氨酯=超强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 (RRIM) 制造保险杠、尾门,重量仅为钢材一半,抗变形能力提升20% 。
一体成型优势:吉利星越 L全塑尾门省去12个焊接点,生产耗时缩短50% 。
自修复+多功能集成:如宝马 iX格栅的聚氨酯涂层,划痕2分钟自愈,集成除霜导线;
国产突破:埃安 Hyper GT透光PU饰板嵌雷达模块,误差率<0.1 °。
部件 |
传统材料 |
聚氨酯方案 |
减重幅度 |
车企应用 |
座椅骨架 |
钢架 |
微孔 PU 蜂窝 |
30%-40% |
比亚迪 ·海豹 |
全塑尾门 |
铝合金 |
RRIM+ 玻纤增强 |
50% |
吉利 ·星越 L |
电池包上盖 |
钣金 |
阻燃 TPU 注塑 |
45% |
蔚来 ET5 |
方向盘支架 |
镁合金 |
微发泡 PU |
38% |
小鹏 G9 |
车窗粘接 VOC 排放降低90%,理想L9
车顶模块化设计节省密封胶用量 40% 。
挡泥板 / 扰流板实现100%回收,材料成本下降25%( 如长城欧拉好猫) 。
国内万华化学开发大豆油基聚氨酯, 2025年量产成本逼近石油基。
强度实测打脸质疑:
聚氨酯保险杠抗冲击标准 (GB 17354) 达标率100%,吸能效果反超金属
15% 。
用户价值升级:
减重 50kg →电车续航提升10km(NEDC标准) 。
1.工艺融合:伊之密 ReactPro技术实现注塑+PU发泡一体成型,零件数量减少
70%;
2.智能响应材料:温度自适应 PU泡沫(-30℃~80C 弹性不变 ) ,用于高寒地区车型座椅;
3.AI优化设计:华为云联合赛轮思开发聚氨酯拓扑算法,部件减重再突破 15%。
东莞市世邦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中高端品牌提供从产品设计,注塑模具厂,注塑模具加工 ,塑胶模具加工服务为一体整套解决方案的塑胶模具厂。
【本文标签】 聚氨酯注塑
【责任编辑】